一、指导思想:
以现行美术课程标准为主体,贯彻新课标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眼于美术教学评价的活动性、开放性,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通过美术学习活动,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积极推动美术个性化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教师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美术评价时,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构建一种全面的、完善的、重过程的、重创新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以前的学习,已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基本绘画知识和技能,学生想象力丰富、大胆,对想象画、记忆画,有较强烈表现欲望,色彩表现力强;但学生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坚定的美术学习目标。为了能够让孩子重塑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本月我重点对学生的课前准备和美术过程的学习习惯、美术兴趣培养、学生作业情况等展开评价。三年级学生已经具有基本的造型、色彩的能力,而且充满了好奇心。在这个阶段让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进行探究与实践很有意义。
三、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门票设计》、《班级小报设计》和《房子设计》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学习内容,在三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习了《汉字的创意设计》与《刊头设计》,对美术字、艺术字、报头、题图、栏目的设计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所以本课的重点应放在版面的编排上。结合班级或学校活动编排班级小报,可以让小报的制作更有展示和应用的价值。《门票设计》这课的重点应放在门票形状、图文关系及配色等个性创意上。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通过各式各样的门票,了解门票的特点、意义与作用;分析与探讨门票的基本组成元素和设计方法:学习门票外形与图文协调的排版设计方法,学会设计与主题相符的儿童趣味门票。了解小报的构成要素:报头、期号、编报者、题图、内文、插图、栏目、边框等。了解立体造型的基本原理,用绘画的方式表现房子的造型。
●过程和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设计具有独创美感的门票,激发个性创意设计思维,提高设计能。通过欣赏小报概括出小报版面编排的方法;尝试根据主题设计班级小报。欣赏具有几何感的经典现代建筑,运用点线面的方法进行房子的造型设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关注设计与生活,提升创新精神。感受小报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设计应用的乐趣。激发创作思维,体验房子设计的乐趣,通过游戏发现自己作为主体的价值,培养热爱家园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探究学习,启发学生进行有独创美感的门票。学习有主题的版面编排。了解建筑物的一般特点,育欣建筑物的最初丽芽,让学生在情境中合作,在集体的氛围中自发地学习、创作,从中学习设计的方法。
难点:设计符合主题的门票,能有个性地编排图与文字。小报设计得有创意。合理安排房子的门、窗、阳台、屋顶等细节的表现和装饰。
模块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门票设计》
第二课时:《班级小报设计》
第三课时:《房子设计》
四、教学方法
演示法、直观法、情景教学法、讲授法等。
五、教学措施
1、加强对学生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整体性的渗透,采取好学生带动差学生的方法。
2、要求设计时要有创意,与众不同。
3、通过课堂讲评作业,教绘画技法,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技能表现。
4、采用奖励贴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六、“1”的评价
(一)评价目标
“1”即是课堂作业的评价,是上级统一指定的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方式。由于三年级学生有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美术作业我都当堂批改,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分等级评价,提高学生绘画完成率,激励学生提高绘画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信心。
(二)评价内容
1.美术作业上交情况
2.美术作业是否有创意和构图大小
3.上课的课堂发言等情况
4.美术的课前准备的剪纸工具等材料是否带齐。
(三)评价方法
1、实行等级制,即优、良、及格、待及格四个等级;
2、考核过程施行1+1补考机制,即第一周初步考核,第二周补考两次机会。
(四)评价标准
【注】学生素养评价说明:
学生素养评价结果认定采取等级制,分“5★、4★、3★、2★”四级,分别对应“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四级。
(五)作业展示
(六)评价结果
优秀的小朋友获得彩虹币奖励
(七)作业反思
三年级学生对美术充满了兴趣,他们善于接受新事物,热情大胆,他们的造型能力、表现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具备了一些基本的美术素养。《门票设计》《班级小报设计》和《房子设计》这三课,通过欣赏生活中的门票、房子等,感知设计在生活中的作用。通过门票设计、班级小报设计,了解平面设计中,图形、文字这两个最基本的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观察门票构成基本构成元素,研究门票的版面构成、配色方法,并能根据门票的主题内容,进行版面形式设计,培养设计能力,进一步了解设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而《班级小报设计》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报纸来认识小报的版面设计,让学生了解小报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明白小报的基本组成与表现方式,如结构、内容、编排、色彩组合等;让学生了解小报的适用领域,如报道学校与社会的各种活动;让学生了解小报,感受小报蕴含的美感,最终学会设计编排小报。
七、“x”的评价
“x”指的就是是教师依据班级情况,针对当前学生的薄弱环节和短板,在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基础的学科知识等领域,有针对性地开展过程性表现评价自主确定内容。为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我开展了一系列孩子喜欢的“x”评价活动。
活动内容一:设计应用《眼睛的创想》
(一)活动目标:
眼睛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是心灵的窗户,我们通过眼睛观察认知世界,我们对世界的感知也通过眼睛表达出来。本课通过生活中的眼睛的图片欣赏,让学生了解眼睛的基本结构。将眼睛的特征经过变形打开设计思路,用创意联想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也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创作出有独特创意和思想的眼睛作品。
(二)评价标准:
五星:富有创意、造型生动、构图饱满、作品大气。
四星:富有创意、造型生动、构图一般、作品大气。
三星:富有创意、造型一般、构图一般。
二星:造型一般、创意一般。
(三)活动过程
1、教师课件播放眼睛的创意图片,提问:“这是什么?像什么?为什么觉得像眼睛呢?”
2、初步探究,了解眼睛的结构。
3、课件播放眼睛的创意方法,并且示范创作过程。
4、尝试第一次创作作,交流创作过程中的问题与心得。
5、将创作好的作品进行展示,教师选出优秀作品的作者并给予彩虹币奖励。
(四)活动剪影
(五)活动评价
(六)活动成果展
优秀的小朋友获得彩虹币奖励
(七)活动感想
三年级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时期,学生要接受知识的变化、思维方式的变化、学习方法的变化。这个时期学生的想象力往往是以身边实物为内容,以自身的心理需要和乐趣为基础,有时想入非非,不着边际。表现手法也比较自由,笔法肯定,色彩浓烈,造型夸张,构图不拘一格。在这阶段,教师要因势利导,鼓励学生根据事物的特征进行大胆创想,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内容二:设计应用《图形联想》
(一)活动目标:
将自己喜欢的图形,依据观察和想象出出一组与众不同的联想图形,是本节课的难点。三年级学生随着他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增长对我们这个世界充满着好奇和新鲜感,这是他们的优势。图形本身是视觉空间设计中的一种符号形象,联想能力是人类创造灵感之源之一,两者结合在一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联想能力。
(二)评价标准:
五星:富有创意、造型生动、构图饱满、绘画精美、作品大气。
四星:富有创意、造型生动、构图饱满、作品大气。
三星:创意一般、造型生动、构图一般。
二星:造型一般、创意一般。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悉尼歌院的图片,通过著名建筑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加深学生印象。
2、教师欣赏雨滴电灯与青花瓷连衣裙,提问:“你还知道哪些生活中的设计来源于联想?”
3、教师提示联想是创意设计的基础,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生活。进行一个小游戏:联想接龙。
4、学生尝试联想创作,教师展示同龄学生的作品,学习学生优秀之处。
5、教师布置课堂小练习:自选生活中的一件物品进行创意联想。
6、教师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说一说自己作品的创意,评一评其他同学作品的优秀之处。
7、学生和教师选出优秀作品的作者并给予彩虹币奖励。
(四)活动剪影
(五)活动评价
(五)活动成果
优秀的小朋友获得彩虹币奖励
(七)活动感想
在学习习惯上,绝大部分孩子的都能积极认真进行联想创作,像彭欣悦、苏炎等同学都有较好地联想造型能力,对个别自觉性差的同学,老师在课堂上还要特别关注,特别要加强提示学生先从简单的图形进行联想,由简到难,树立学生的信心,毕竟联想能力是人类创造灵感之源之一,两者结合在一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联想能力。
活动内容三:《会说话的石头》
(一)活动目标:
三年级的学生初步认识线条、形状、肌理等造型元素,有丰富的想象力,在石头上进行彩绘是全新的尝试,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石头的色彩、肌理、质地等元素进行联想,充分挖据石头特有的艺术表现力。
(二)评价标准:
五星:富有创意、造型生动、制作精美、作品大气。
四星:富有创意、造型生动、制作精美。
三星:创意一般、造型生动、制作略粗糙。
二星:造型一般、创意一般、制作粗糙。
(三)活动过程
1、通过仔细欣赏各种石头有趣的作品,让学生说说你觉得有怎样有趣的特点?
2、初步探究,了解制作步骤。
3、课件播放制作步骤图,并且示范制作过程。
4、尝试第一次制作,交流制作过程中的问题与心得。
5、将粘贴好的作品进行展示,教师选出优秀作品的作者并给予彩虹币奖励。
(四)活动剪影
(五)活动评价
(六)活动成果展
优秀的小朋友获得50彩虹币奖励
(七)活动感想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欣赏中外自然界中的石头风景名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创作思维。教材中欣赏了优秀的学生作业,引导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并用不同的方法来创作石头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先从单个石头来认识,重点引导从不同角度或方向仔细观察石头形状,让学生找到自己认为最适合、最愿意去表现的形象来进行作业。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石头的色彩、肌理、质地等元素去进行联想,充分挖掘石头特有的艺术表现力进行作业。多个石头的组合创作要循序渐进,拼摆的过程要根据石头的现状、大小、边拼、边看、边想、边调整,直至摆成合适而有趣的形象为止。从学生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创作出很多有趣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