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一下、二下、三下体育四月份1+X评价

2024-04-12

刘杰一下、二下、三下体育四月份1+X评价

一、学习内容

1、一分钟跳绳   2、50米跑   3、立定跳远

二、学情分析

(1)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加上体育室、外课干扰因素多,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兴趣难持久,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2)模仿能力强;因此教师要抓住他们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来进行教学(3)好奇性强;学生对体育活动有一种新鲜感,但对体育课的认识不足。小学二年级学生年龄都在10岁左右,存在体质普遍较弱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所以,在体育课中比较易兴奋,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就完全可以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小学生心理因素还处于不稳定的阶段,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接近学生生活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变换练习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教学中应积极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索活动,多给学生创造、思考、表现的机会与欣赏的目光,鼓励的语言,满足学生的身心需求,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我釆用以下改进措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引导要求学生先从自身行为做起,再到怎样学习,最后到提高技术技能。教学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大力鼓励和奖励学生,鼓励他们认真学习,开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引导他们把学习和生活紧密的连接在一起.

三、教材分析

(一)、跳短绳

跳短绳属于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水平一”身体健康学习领域中的内容,也是发展低年级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跳短绳是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对场地器材要求低,且趣味性强,健身效果好。开展此项运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跳跃的基本活动能力,发展下肢、腰腹和足底的肌肉力量,培养顽强、果断、敏捷的优良品质以及上、下肢协调配合能力。

(二)、50米跑

50米直线跑不仅对培养学生跑的正确姿势、发展快速跑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改善学生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的功能,发展学生灵敏、速度、力量和协调等素质以及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外,通过快速跑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团队、竞争意识,这是其它教材所无法替代的。

四、教学目标:

(1)跳短绳:

1. 在玩绳中了解绳在体育运动中的用途,学会一些用绳锻炼的方法。

2.让学生在学跳绳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初步掌握跳绳的方法,促进学生力量、耐力、灵敏等能力的提高。

3.提高学生克服多种困难的勇气,在游戏中发挥学生友伴间协作互助精神,发挥良好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喜爱跳绳,并通过课后作业,使活动得到延伸。

(2)、50米跑教学目标:本课的基本教材是快速跑,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跑的正确姿势,改进跑的动作技术,逐步提高快速跑的能力。依据运动参与领域目标,以及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直线跑的动作要领,掌握直线跑的正确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沿着各种跑跳练习,要求跑成直线,跑得轻松,并结合《贴膏药》等游戏手段,达到掌握正确的奔跑动作要领的目的。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遵守规则、听从指挥,与同伴友好交流与合作的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1)跳短绳:

重点:先摇绳,后跳起

难点:摇绳和跳跃的协调配合

(2)50米跑

重点:步幅开阔,摆臂协调

难点途中跑动作自然,摆动腿向前上方抬起腿臂的配合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1)跳短绳: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和跳绳学习的常见错误,主要是手脚的协调配合问题,我在本课教学中灵活安排了多样的练习方法,如徒手摇绳练习等,让学生能够比较好地掌握摇绳和跳跃协调配合的动作方法,也安排了拼图游戏让学生通过自主创新,激发他们的练习兴趣,在玩中学习,不经意地参与活动;安排伙伴互助活动,通过相互观察,相互评价,激发学生想要成功的渴望,促使他们与同伴相互合作、相互帮助,有效的激发团队精神。

(2)50米跑: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练习和活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为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本课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乐中练、趣中练、玩中练,以跑的各种游戏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跑的正确方法,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

体育课程评价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可以诊断教学不足,以便更有效地改进教学。对体育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锻炼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锻炼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锻炼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对于一些特异体质以及体育能力、基础较弱的“后进生”要多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的发展情况,多一些鼓励和评价帮助他们树立自信,适当降低动作技能和定量指标,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掌握一定的锻炼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发展和进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现结合本月份教学实际,特作小结如下:

项目一:一分钟跳绳

活动目的:逐步提高跳跃能力,促进学生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器官机能的发展,增强学生的弹跳力以及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有助于保持学生个人体态健美,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反思:

(1)1分钟跳绳

跳绳由于它不受人数、场地、时间、性别、年龄的限制,被誉为世界上最简便,花费最少却最有效的健身方法。作为一种手、臂、腰、腿、足全面配合的全身性锻炼方式,跳绳可以增强心肺功能、锻炼肌肉和骨骼、消减脂肪、锻炼人体协调能力,训练节奏感。 我觉得在“一分钟跳绳”的教与学中,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小学生天性喜欢玩、好奇心强、争抢好胜。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在学生跳绳的整个过程中,往往是开始时的十几秒跳得特别快,中间的半分钟左右保持在一个比较平稳的状态,最后接近15秒时是在体力有一点不能完全支持的状态进行的,跳绳的速度相对比较慢。这个过程比较符合学生“一分钟跳绳”的体力分配但当学生跳完绳之后,有好多的学生还能继续练习,也有进行其他活动的,没有一点疲意。这个现象说明:学生完全有体力在一个相对比较高速的状态下进行一分钟跳绳因此,首要解决的是学生跳绳的耐力问题,使学生在一分钟内尽可能长的保持在高速的状态下。接下来的教学,我更多的运用了比赛的形式进行,自己和自己比赛,前后同学之间比赛,男女同学之间比赛,小组之间比赛等等,原本枯燥的一分钟跳绳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趣味浓厚起来,学生的主动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并且在练习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活动二:50米跑

活动目的:通过对跑的测试,激发学生对跑的兴趣,发展其下肢力量、协调性及灵敏性。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有助于保持学生个人体态健美,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反思:

“成功”与“失败”是一种情感体验,学生获得“成功”还是“失败”最关键的是学生对跑的结果的态度。在50米中跑的慢的学生常常会受到“嘲笑”或是教师的“抱怨”,这种学生的“嘲笑”、教师的“抱怨”都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的。所以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在这类项目中,一定有输有赢的,它们是相互依存的,能否夺冠,都是正常的。这样对学生的打击应该不是很大的,还能促进他们锻炼身体的热情。真正的成功不仅仅是在体育比赛中战胜别人,而更主要的是战胜自我。自己和自己比有了进步和提高,学到了新的知识和技能,超越自我,就是一种成功。

活动三:立定跳远

活动目的:逐步提高跳跃能力,促进学生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器官机能的发展,增强学生的弹跳力以及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有助于保持学生个人体态健美,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五、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