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一下、二下、三下体育6月份1+x评价

2024-06-12

刘杰一下、二下、三下年级体育6月份1+x

二、学情分析

一、二、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精力旺盛、模仿能力强、有较强的表现欲望,但是缺乏安全活动意识,他们的日常自制力和注意力的持久性较差,需要不断地提醒和巩固每一个一线的体育老师都知道:要上好、上活低段的体育课是有一定难度。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会遇到很多困难,特别是在组织教学方面,有的教师会感到束手无策,因而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教学任务也很难完成。但学生对体育活动有一种好奇和新鲜感,他们的模仿能力较强,尤其使对新学技术动作的第一印象特别深,对体育兴趣是从模仿开始的,并在愉快的体验中加深和发展。因此,要让学生真正投入到体育课堂中来,就要求教师多动脑、多引导、多激励,抓住学生的兴趣,从学生的直观入手,让学生感到体育活动和体育课的乐趣,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材分析

(一)坐位体前屈

坐位体前屈是用于反映人体柔韧性的测试项目。柔韧性是指人体完成动作时,关节、肌肉、肌腱和韧带的伸展能力。柔韧素质的好坏,取决于关节的解剖结构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体积大小及韧带、肌腱、肌肉及皮肤的伸展性。通过体育锻炼能提高关节的灵活性,改善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功能以及肌肉、韧带、肌腱的伸展性,而当人们缺乏体育锻炼,体质下降时,很多都是从柔韧素质的下降开始的。

一个人的柔韧性程度越好,表示其关节的活动幅度越大,关节灵活性越强。柔韧素质与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柔韧性的提高,对增强身体的协调能力,更好地发挥力量、速度等素质,提高技能和技术,防止运动创伤等都有积极的作用。

1、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评价锻炼来提高关节的灵活性,改善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功能以及肌肉、韧带的伸展性。

2、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坐位体前屈的动作要领,发展腰部的协调性。

(2)让学生的韧带得到锻炼,发展身体的柔韧性。

(3)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两腿并拢绷直,上体前屈要充分。

难点:膝盖不能弯曲,动作持久到位。

(二)跳绳

跳绳属于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水平一”身体健康学习领域中的内容,也是发展低年级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跳短绳是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对场地器材要求低,且趣味性强,健身效果好。开展此项运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跳跃的基本活动能力,发展下肢、腰腹和足底的肌肉力量,培养顽强、果断、敏捷的优良品质以及上、下肢协调配合能力。

1、教学设计思路:

在设计理念上,我认真渗透素质教育思想,积极创新体育教学形式,以学生的心理趋向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贯彻落实“快乐体验”的课题思想,突出一个“新”字,体现一个“改”字,做到人人享有体育,人人都有进步,人人拥有健康。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进行《跳绳》动作与方法的编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将自己的跳法大胆的向其他同学展示与交流,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游戏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团结、合作精神。

2、教学目标:

(1) 在玩绳中了解绳在体育运动中的用途,学会一些用绳锻炼的方法。

(2)让学生在学跳绳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初步掌握花样跳绳的方法,促进学生力量、耐力、灵敏等能力的提高。

(3)提高学生克服多种困难的勇气,在游戏中发挥学生友伴间协作互助精神,发挥良好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喜爱跳绳,并通过课后作业,使活动得到延伸。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提高和改善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和行为,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性。

难点:手摇和脚跳动作的配合协调,能否利用所给的器材“跳绳”,友好合作,进行健身。

(三)50米跑

50米直线跑不仅对培养学生跑的正确姿势、发展快速跑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改善学生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的功能,发展学生灵敏、速度、力量和协调等素质以及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外,通过快速跑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团队、竞争意识,这是其它教材所无法替代的。

1、教学设计思路:通过直线跑,让学生掌握正确直线跑的动作方法。发展学生上下肢的协调性,平衡能力,灵敏性。运用多种跑的动作方法,提高其奔跑能力和体能。

2、教学目标:

(1)了解快速跑的基本动作方法。

(2)在比赛中,能够做到启动迅速、快速摆臂,发展快速反应能力和灵敏性。

(3)在情境教学中培养规则意识、进取意识和倾听习惯。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加速跑起跑时的动作要领:两腿有力前摆、后蹬、两臂积极前后摆动。

难点:加速快而均匀,跑的自然、放松快速,体会加速节奏感。

四、学生具体表现

评价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程标准》对评价问题提出了新的理念与方法,倡导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身体练习历程,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体育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体育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体育锻炼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如何将以上理念落实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呢?现结合10月份教学实际,特作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如下:         

五、1的评价

(一)坐位体前屈

1、活动规则:确定推板在初始状态,听到开始的指令即可开始测试。采取坐姿,两腿伸直,两脚平蹬测试纵板,两脚分开约 10-15厘米(印有脚印区域),上体前屈,两臂伸直向前,两手中指指尖往前推动推板,直到不能前推为止。

2、评价标准


3、活动剪影

(二)一分钟跳绳:

1、活动规则:参加跳绳测试时,应由教师计数,测试过程中若跳绳拌脚,则该次不计数,但可以继续进行测试。

2、评价标准:

3、活动剪影

(三)50米接力:

1、活动规则

2、评价标准


3、活动剪影

六、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