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一下、二下、三下”体育低段评价小结

2024-06-26

仰山小学迎来了本学期低段体育素养评价,在这一学期来我结合学校的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遵循一、二、三年级孩子的体育练习规律,构建起充分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思想的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多元的评价方式。低段评价的开展深受学生的喜爱,也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

通过一个学期教学现将一、二、三年级体育评价总结如下

(一)评价方式更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

根据三个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设置了柔韧、耐力、快速项目,另外还设置了三大球类形式多样化。依据评价的内容灵活选用评定的标准,评定内容的多元化决定了评价标准的动态化。在进行成绩评定时我们采用绝对性标准与相对性标准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级制与记分制相结合的方法。例如:在进行体能成绩评价时,参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合每一位学生基础成绩与提高幅度相对性标准进行评价。又如运动技能成绩采用定量与定性评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生的身体发育状况、学习的态度、性别、性格作为综合考虑的因素,结合等级制进行评价。

(二)评价内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过程性评价中,除了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我们也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养成,更注重通过传统节日的实践性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期末素养考核更是触及科学知识、才艺表演、生活自理等方面的内容。丰富的评价内容更注重检测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底色。许多家长这样评价道:这样重过程、分项目、关注发展的多元评价,给三个年级的孩子们的学习起点开启了快乐、自信的源泉。

随着开展低段评价时间的推移,低段评价的方向越来越明确,思路逐渐清晰,但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思考:

(一)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除了教师评价公布评价结果外,同时开展自评、互评、小组评价,真正体现出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民主化。既注重终结评价,又注重过程评价评价的依据不能只看运动成绩的好坏,而应该结合学生课堂表现以及课后锻炼情况的全部过程,既要看最后的结果,也要注重运动进步的幅度。

(二)评价反馈需要寻找更简单易操作的突破口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但是在评价过程中,我发现平时的评价结果难以反应问题之所在,不能突出评价的诊断与发展功能。只有通过具体的情况描述,才能让家长和学生清楚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这样对教师的工作量又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以课标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为目标,一、二、三学年的低段评价探索与实践引领我们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我会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不断进步。

本学期体育素养考核形式多样,种类丰富。孩子们有过快乐,也有过失败,但通过不断的评价活动,我们更多的是收获,孩子们收获了快乐,收获了知识,我们也从活动中收获了经验、收获了喜悦收获了与仰山小学学生的情感。让尔他们感受到运动带给他们的健康,运动带给他们的快乐,但在本学期评价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柔韧、球类的练习方法以及动作要领掌握的比上学期进步了很多,后续教学中,还要不断加强学生的技能练习。